一直以来,大多专家有个观点:注册制下,中国A股的壳价格将会归零,IPO审核加速后,就这个问题我也更频繁地被问到:IPO速度这么快,是不是以后没有人会借壳了,即便没有注册制,壳价格是否也会归零了?
注册制下就没有壳?壳就没有价值或者价格?这个事情很容易证伪:离A股最近的香港市场是典型的注册制,但是一直存在标准的壳价格,而且这几年稳中有升,据说目前壳费已经稳定在5-6亿港币的样子。把时间拉长一些,十年前有些国内机构在美国OTC市场花几十万美金买个壳,注入大陆资产,再利用规则合理升板,美其名曰APO。
所以有壳很正常,要探究的是国内A股的壳为什么会这么贵?会维持多长时间?未来壳价格可能降到什么标准?这些问题对投资有实际意义。
中国A股目前是核准制,其实,所有核准制下审出来的资格都可以被视为一种特许经营权。仔细理解,A股发行上市就是一种特许,不仅可以公开募股,还有非常高的流动性和估值,除了很强的发行股票再融资的能力,债权融资(发行各类债券以及申请信贷融资)也远优于非上市公司。特许经营权是有价值的,A股这种近乎超国民待遇的特许,当然是很值钱的。
中国行政审核制度下的壳现象比比皆是,离大家生活近一些的比如上海北京车牌,稍远一些的比如互联网支付牌照。想明白这一点,对中国A股存在壳价格也许就不那么愤世嫉俗了。
中国A股的壳价值可能在长周期存在。
为什么这样说?A股是全球第一个完全受益于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市场,从90年代降生伊始,交易系统就被信息化、电子化所武装,并随着技术的进步快速更新迭代发展。同时市场资讯也借助信息技术迅速传播。这个特点使我们的资本市场非常亲民,以至于发展出了全球最大的散户群体,影响到亿万家庭。这既是历史,也是现实。
高散户化带来几个显著特点:
1.是高换手率;
2.是高流动性下的高估值;
3.是股市波动带来的社会影响更大,处理不善会引发社会动荡。
在这个背景下,相信历届监管当局都不太可能允许简单效仿海外的注册制,或者即便推出注册制,也是有审核的注册制,有中国特色的注册制,有大量制度配套的注册制。我的师弟可亮说A股与新三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双轨制,我深以为然。并且双轨运行时间会很漫长。
假设上述说法是正确的,我预测即便IPO加速,未来A股壳的价格也会在10-20亿水平上获得很强的支撑,理由至少有三:
第一、A股高流动高估值的现实必然造成这个特许价格贵于其他市场;
第二、在存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手段的情形下,如果壳价格降到10亿以下,借得起壳的企业就会一夜之间多如牛毛,供求关系会逆转;
第三、目前的核准制不但是核准谁上谁不上,还包括发行股数和发行价格,在价格管制情形下,其实有一种模型是借壳付出成本比IPO发行股份要低,这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和投行人士容易忽略的。此处卖个关子,请专家自行脑补吧。
象鸟儿爱惜羽毛一样善待壳吧,也许会是一种财富传承手段,虽然这点没啥好宣扬的。
公众号